close

新冠病毒陰影籠罩下的全球,農糧專家們警誡多年的糧食危機已兵臨城下。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近日於官網指出,「全球正面臨逐漸逼近的糧食危機,必須儘快採取措施,維持全球糧食供應鏈,降低疫情對糧食系統的影響,否則將在4月、5月出現最糟狀況。」

這並非危言聳聽,全球第三大稻米出口國越南,曾提議暫停稻米出口;全球最大的小麥粉出口國的哈薩克斯坦,已禁止小麥粉出口,也限制洋葱、馬鈴薯、紅蘿蔔等根莖類蔬菜的出口量,疫情若持續惡化,加上氣候變遷的現在進行式,各國都須更積極找尋糧食危機的解決方案。

在這樣的時刻,能抗旱抗寒抗鹽化等惡劣土地、被稱為「超級未來食物」的作物──台灣特有種油芒,正由高雄農業改良場與台東延平鄉布農族農夫邱貴春分別種下;另一方面,中央研究院等研究單位也展開新一波的油芒研究計畫;而關於油芒在商業上的運用也多管齊下,等待因緣俱足的大爆發。

 

超級食物─油芒(攝影/古碧玲)

超級未來食物─油芒營養成分高

 

台灣油芒是禾本科油芒屬的多年生植物,株高80-120厘米,有時莖桿粗會木質化,自古如小米、紅藜、樹豆等為原住民傳統農作物。

根據中研院研究,油芒榖粒所含的營養成分遠比稻米高,無論是脂肪、蛋白質、鈣、鎂及鉀含量都可觀,更含有其他榖類較欠缺的穀胺酸、絲胺酸等胺基酸。

其蛋白質含量與小麥旗鼓相當,而為稻米的2倍;鈣、鎂蘊含豐富,為稻米的7倍;鋅的含量也很高,為地瓜的5倍。脂肪則是稻米的8倍, 也比小米高出1.8倍。苯丙胺酸和色胺酸,分別是稻米的2倍及1.6倍。也含有極多的人體必需胺基酸之一「賴氨酸」,能促進人體發育、增強免疫功能,並提升中樞神經組織功能。

 

在台灣島嶼幾乎無人知曉,外國學者研究才重新被發現

 

油芒曾是部落的重要穀物,但好長一段時間幾乎已在台灣佚散,無人知曉。重現於台灣,起因於民族植物及古生物學教授多利安.富勒(Dorian Fuller)。這位倫敦大學學院考古研究所 (Institute of Archaeology Gordon Square London)學者在康乃爾大學演講時,提到這種神奇作物,當時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以水稻基因組和大豆種子成熟蛋白為主要研究範圍的邢禹依博士也在座,此前卻聞所未聞過油芒。

返台後,她問起常跑部落作田野的研究助理徐子富,「在部落有看過油芒嗎?」徐子富方憶起2007年似乎在屏東的青葉部落看過一些發不了芽的種子。邢禹依遂囑咐徐子富再去其他部落找找看,正執行旱稻計畫的他晃到部落武VUVU(原住民稱阿嬤輩)家,發現芭樂樹下有五、六棵紅紅的帶穗「野草」,徐子富說,「我當時直覺就是它,因為我在部落幾乎所有農作物都看過,卻從來沒看過這野草。再說,種在部落的東西不是要吃就是要用的。」

問起部落長輩,得到回答:「這Lalumaj沒人在種囉,也沒人在吃喲。」聽到「Lalumaj」,徐子富心想:「賓果!就是它。」當地過去30年部落已不曾種過油芒來吃,只是每隔三、四年,還保種的武家覺得是祖先留下來的五穀雜糧,想播種個幾株,以免日後完全流失。

 

成熟後的油芒(攝影/古碧玲)

中研院及農業單位聯手研究,油芒為台灣特有種

 

2012年,在邢禹依的主導下,中研院提出計畫,與高雄農改場、台灣大學、屏東科技大學、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等機構著手合作,分別做基因局部定序、壓染色體、育種、自交以及有效成分分析,並且把一直種在中研院花盆裡的油芒移種在半分地的旱田上。

當時囿於有限的經費,只能作局部基因定序,用意在於了解油芒是否為台灣原生種?究係人為栽培還是野生種?先從油芒的性狀來看,其原始祖先的野生種也像台灣旱稻般,殼上的芒極長,但經兩、三千年前的南島語族人將野生油芒選育馴化之後,挑出適合人們需求的性狀而延續下來,如殼上芒已變較短,最關鍵的是種子胚芽變大。

「這件事沒有進行人為的馴化,是不可能發生的。而世界上只有在台灣發生了,世界其他地方並無種子如此大、可食用的油芒。」徐子富說。數千年來,侷限生長在台灣地區,台灣油芒也被列為「孤兒作物」。

在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定義下,全世界主要作物有12種:小麥、玉米、稻米、大麥、馬鈴薯、大豆、甘蔗、黍類(高粱)、甘藷、燕麥、粟和樹薯,其中稻米、小麥與玉米佔全世界人口熱量供給來源的60%以上,也就是全世界有12個種原中心。台大農藝系退休教授郭華仁知悉油芒的特性後,認為台灣將可因為油芒這穀物的重現,成為世界第13個種原中心。

 

油芒為部落救荒抗災穀物,幾近消失

 

另一項證據則來自與研究南島語系的法國國家科學院之東亞語言研究所學者洛藍.沙加爾(Laurent Sagart)合作,釐清作物名稱的語言脈絡。分析研究團隊在各部落所收集的族語,包括屏東縣德文部落、神山部落、青葉部落等都以魯凱族植物族語名稱lalumaj;來義等部落則以排灣族語稱為lumaj;沙加爾判斷南部的油芒族語比較一致。

在語言學上認定這物種發現起源於此地,鄰近部落稱呼油芒的名稱勢必會很接近,因而,斷定油芒是台灣南部南島史前居民從野生逐漸馴化為現代的台灣油芒,搭配其它主食穀物一起吃了一、兩千年;同時,當旱災來臨,其它作物長不出來時,也是救荒抗災的穀物,部落人會在空地間種幾株,以備不時之需的防護作用。

而根據日治時期採集標本的資料,顯示當時全台灣部落都有種植,北到泰雅族的拉拉山及宜蘭南山部落、中部布農族、鄒族傳統領域以及南部各地。訪問耆老的經驗進一步得知,當採收下來的種子用杵臼脫殼時,飛揚的細毛沾黏在人身上搔癢難耐,族人不喜歡種植,加上稻米文化逐漸普及,導致油芒逐漸消杳於部落間,知道族語並吃過油芒的耆老們皆七八十歲以上。

 

邱貴春

油芒營養價值高,全株均可利用

 

從中研院團隊研究育種就開始種植油芒多年的台東延平鄉布農族農夫邱貴春口中透露,「因為種植油芒,家人三餐都吃,我的膽固醇都降下來囉。」雖然邱爸爸個人的「人體實驗」未經過科學研究證實,然而,依據目前研究的結果,中研院植微所研究團隊認為油芒的營養價值確實相當高,他們歸納出油芒最可貴之處在於:

(1)未來作物,在氣候異變,耕地沙化之下,具抗旱特性,十分值得推廣;

(2)全株可用,莖桿可給雞鴨牛羊吃;

(3)含有眾多穀物所較少的成分,可補米麥等營養不足,如讓人開心的色胺酸、增強組織對氧氣利用能力的角鯊烯以及抑制癌細胞的芹菜素等,維他命B群更是優於許多穀物,完勝於稻米,部落就是油芒混合稻米吃,真是充滿智慧。

 

油芒白米飯(攝影/古碧玲)

油芒憑什麼成為超級未來食物?

 

從更大尺度來看,在這波新冠病毒大流行以及全球烽火遍起的當下,以及可耕土地日益荒瘠,難民日增,深具「超級未來食物」特性的油芒有其值得推廣到世界的價值,因具備適應貧瘠土地的特性,所含成分的特殊營養,更可供給病毒、氣候或是戰爭所造成的難民們補充營養。

全球人口增長的速度,對糧食的需求量有增無減,農業生產資源和空間有限,如何生產足夠食物供應全人類,科學家們提出採用C4作物耕作模式以提升全球作物的產量潛能。在CO2和水的利用效能上,C4類植物遠勝C3類植物;製造乾重1公克的物質,C4類植物只要230–250公升的水;C3類植物所消耗的量則是兩到三倍。而人類最常食用的五穀雜糧如稻米、小麥、大豆等皆為C3植物。

台灣油芒為C4植物,光利用率高,種植期間不需要灌溉大量水,根系發展旺盛,足堪與各類雜草競爭,很適合種植在邊邊角角的土地上。

 

抗旱又防塵霾,幫助鹽化土地再生

 

中研院邢禹依團隊分析油芒的莖桿表面蠟質後,莖桿的抽出物居然含有大量的26C、28C、30C脂肪酸,能阻擋水分的蒸散,使植株具有抗旱特性。研究人員將油芒種在距離海岸一百公尺的沙質土地上,生長良好照常有收成,應可推廣植被功能在沙漠化的土地上,甚至有助於防止塵霾。且若是廣植於海岸邊防風林下,也能豐富植被的多樣性。

針對台灣各地魚塭土地已陷入鹽化困境,在高雄農改場的協助下,中研院研發出可行的耕種模式,發現油芒既可吸收鹽分,也長得出植株,鹽化地長出的油芒莖葉,正好可用來餵食必須舔食鹽塊的牛羊,可推廣到貧瘠缺水,或環境地區較惡劣區域的鹽化土地種植。

 

油芒產品加值,提升農民種植意願

 

台灣油芒除種籽可食用外,經研究大型哺乳類草飼動物的飼料適口性,牛羊都願意食用,將有別於水稻莖桿的處理,可望達到無廢利用的循環經濟。而屏東科技大學動物科學與畜產系助理教授吳錫勳博士則建議,若因生產成本考量,也可鎖定價格高的寵物飼料餵養,餵食兔子及天竺鼠,增加毛色光亮。

另外,屏科大農園生產系副教授林永鴻,希望從莖桿甚至根部萃取精油及純露製成漱口水配方,達到無廢利用的循環經濟,也為這油芒做產品加值進化,如此提升農民種植意願。(文待續,繼續閱讀請點選這裡)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131220/

 

 

台灣油芒[編輯]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台灣油芒
保護狀況

未予評估(IUCN 3.1)
科學分類編輯
界: 植物界 Plantae
演化支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
演化支 單子葉植物 Monocots
演化支 鴨跖草類植物 Commelinids
目: 禾本目 Poales
科: 禾本科 Poaceae
屬: 油芒屬 Eccoilopus
種: 台灣油芒 E. formosanus[1][2]
二名法
Eccoilopus formosanus[1][2]
(Rendle) A. Camus
異名

Spodiopogon formosanus

臺灣油芒(學名:Eccoilopus formosanus,魯凱族語:lalumaj,排灣族語:lumaj)為禾本科油芒屬下的一個種,是台灣原住民由野生的油芒馴化而來的糧食作物。多年生C4植物,整株高約80~120公分(31~47英寸),莖桿粗,且有些會呈木質化,莖桿含有豐富的脂肪酸[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6%B9%BE%E6%B2%B9%E8%8A%92

 

 

 

 

 

 

 

 

 

 

 

你聽過油芒嗎?

 

去年因緣際會認識中央研究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的徐子富先生,他是邢禹依博士研究團隊的一員,對於臺灣油芒的推廣和研究不遺餘力。初認識他時,三句不離油芒,因而對這種原生種作物留下深刻印象。

 

 

右邊兩簇穀物就是營養成份高於稻米的臺灣油芒。
右邊兩簇穀物就是營養成份高於稻米的臺灣油芒。

 

 

根據研究資料顯示油芒穀粒中含有營養成分比稻米高,它的脂肪、蛋白質、鈣、鎂及鉀含量都很高;有種色胺酸可以讓心情平穩、促進睡意;內含角鯊烯,可以作為養生保健食物的利用。

 

顧名思義油芒的含油成份很高,穀物可以榨油的部位來自種籽的胚,油芒的胚占了種籽的三分之一。它的油可以媲美南瓜子油、月見草油或同級油品。它的莖桿可以無廢利用,攪碎壓成顆粒讓畜養的家禽食用。

 

更好的是,油芒有非常強的抗旱能耐,不需要太多水份,並且和周遭雜草的競爭力強,非常容易栽種。在地球暖化氣候異常下,若能推廣到土地貧脊的地區,有可能成為一種新興的作物。

 

 

油芒和稻穀的比較,油芒穀粒小,口感較米粒韌硬。
油芒和稻穀的比較,油芒穀粒小,口感較米粒韌硬。

 

 

油芒在日本時代的文獻和標本都有記載,是幾千年前台灣原住民將野種馴化培育的作物,昔日是原住民的主食之一。為何會失傳?依照中研院口訪耆老的說法,油芒曬乾脫殼時的芒尖會讓皮膚非常癢,加上穀粒小、口感較硬,漸漸地就被其他作物取代了。在原鄉部落,曾經吃過油芒的老人家都至少70歲以上。

 

中研院植微所的邢禹依研究員曾在學術交流中,接獲外國學者提供的訊息得知台灣有一種作物是全世界獨一無二,只生長在台灣。油芒的發現,來自徐子富先生的田野調查,他曾經不只一次獲得部落族人提供的種籽,種源都是老人家留下來的。嘗試種植,一直無所獲,直到有一次他在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部落的一棟石板屋牆角發現兩株活生生的油芒作物,才開啟臺灣油芒復耕和推廣之路。

 

為了鼓勵原鄉部落積極復耕油芒並尋求銷售通路和加工產品的製成,徐子富先生和一群人成立了「油芒社會企業」。油芒研究團隊正積極開發二級加工產品,如:保養品油、甘酒釀及醬油等等,希望油芒的栽種能為原民部落帶來新興的產業。

 

上周末在台東縣延平鄉武陵部落的卡那歲農場,吃到油芒的料理,傳說中營養成份高的神奇作物成為桌上佳餚,一股莫名的欣喜湧上心頭。

 

在我還沒到卡那歲農場之前,我只知道油芒這種正在原鄉推廣復育的的台灣原生特有種作物,卻不知道油芒長什麼樣子。農場的原木長桌上擺放幾簇穀物,不像紅藜,更不會是小米?心中正在疑惑,農場主人Biung(邱智偉)就開口侃侃而談這種復育而來的傳統作物。

 

 

武陵部落卡那歲農場女主人全曉玉用大鍋煮食「記憶的味道」。
武陵部落卡那歲農場女主人全曉玉用大鍋煮食「記憶的味道」。

 

 

更令人感動是晚餐時間,大家圍在大灶圓鍋旁,聽農場女主人Ngavan(全曉玉)邊動手邊講故事,說了一則有關油芒和老人家的故事。她說曾經有部落老人家對她說,非常想念dil的味道,當時曉玉根本不知道dil是什麼?直到她遇見了油芒,才恍然大悟老人家日夜思念的味道就是油芒。遺憾的是,老人家在離開之前,都沒有機會再嘗到油芒的滋味。曉玉將此道油芒和小米一起慢慢搖煮的食物取名為「記憶的味道」。菜名取的很貼切,很有情感,這是原住民老人家畢生思思念念、難以忘懷的味道啊!

 

 

油芒油爆的味道和爆米花非常相似。
油芒油爆的味道和爆米花非常相似。

 

 

除了這道油芒小米粥,另一道藜藜糕,用小米、紅藜製成,上面撒上油爆的油芒,是我非常喜愛的一道甜點。油爆過的油芒像是縮小版的爆米花,口感也類似,點綴在甜點上,吃起來多了層次的口感。

 

 

油芒通常種植在主要作物稻米、小米的外圍,鳥兒喜食。
油芒通常種植在主要作物稻米、小米的外圍,鳥兒喜食。

 

 

油芒是一種邊際作物,通常種植在主要作物稻米、小米的外圍,鳥兒喜食,所以可以減少農作物的損失。油芒長得和一般芒草很像,如果沒有特別介紹,一般人很容易忽視。正值油芒成熟採收的季節,我這一趟武陵部落之行,也看見種在土地上活生生的油芒植株和剛收成尚未脫穗的穀子。對油芒在部落復耕之路和餐桌上的料理,有了初步的了解。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6037/4195365

 

a371010a / Xuite日誌 / 回應(0) / 引用(0)
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
回應